蜜蜂网-辅导圈1对1领域第三方资讯分享平台
  • 1
  • 2
  • 3
  • 4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达人

徐小平: 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
作者:原创 来源:本站 点击数:2301 更新时间:2015/4/24 2:04:41

十年前,我就看过这么一个说法:斯坦福MBA毕业的时候,只有10%的人写简历找工作,剩下90%的人都在写BP(Business Plan)找资金创业。哈佛MBA则颠倒过来,90%的人写简历找工作,10%的人写BP找创业资金。事实也是这样,今天放眼所及,有几个哈佛MBA在创业的?不多,远远低于斯坦福的人。


斯坦福的创业基因到底从哪儿来?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第一,硅谷在美国西部。西部,它原本就是靠创业者们一杆枪、一匹马去淘金闯荡出来的。


第二,斯坦福这个地方,它或多或少形成了这个传统。最早,铁路大王斯坦福夫妇 捐了这片土地,规定永远不能卖。后来,有个教务长叫弗雷德里克·特尔曼(Frederick Terman),他说,不能卖,但我们可以租呀。他开始把地租给那些创业公司,才有了斯坦福创业园区。这个人后来被称为“硅谷之父”,一传十,十传百,对于理解斯坦福的诞生有伟大的好处。


但是不要忘记,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公司,微软和脸书,他们都是从波士顿起来的。但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在波士顿做,而是去了西部。马克扎克·伯格为什么非要去硅谷?可能就是扎堆、凑热闹,但可能更重要的是那里已经形成的创业文化吧。


人们常说美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美国没有西欧那种压抑人性的等级意识、贵族传承。比起相对传统、正统和保守的东部,加州完全是拓荒者、淘金者开拓的一片更新的“新大陆”,来到这里的人一切都要靠自己闯荡创造,这样的地方崇尚并诞生强大的创新创业精神,似乎更加顺理成章。


嬉皮士运动起源于伯克利,而不是哈佛。不穿西服的潮流起源于硅谷,而不是纽约。比起美国东部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硅谷更加自由,更加宽容,更加随便,更加轻松,更加有利于年轻人,在人生的无拘无束之际,在思想的信马由缰之中,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斯坦福、蔡文胜与雷军有什么共同点?


我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假如一个人不懂投资,只要是斯坦福的MBA,不加选择,一人放20万-50万美元,那么你的命中率一定是同样的投资方式里最高的。事实上已经有基金在做类似的事情。


创业者有时候就是有圈子,是有传承的。蔡文胜没有上过斯坦福,他投资的成功的创业者很多没有上过大学或上的是非名牌大学的“草根”创业者,但他的成功率也非常高,投资非常成功。再看雷军,武大不是中国最顶尖的学校,金山也不是中国最顶尖的公司,但是“雷军系”,众所周知他们的创投命中率确是中国最高的。


斯坦福、蔡文胜、雷军三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创建了选择与培育创业者的独特标准。名校、名人、名投,他们的一个共同规律,就是替一般人完成了过滤、筛选和萃取集成的过程。


但是,斯坦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虽然我反对唯学历论,但是好学历显然不必道歉。


第二,好学历可以自带生态圈。有了好学历,就有好师兄、好师妹、好的 校友网络,就有人才生态圈。你是斯坦福的,要创业,你找斯坦福的人就相对容易。搞视频,你可以去找古永锵;做社交,你去找陈一舟;做电商,你可以去请教郭去疾、陈欧。他们再忙,也很难拒绝来自校友名义的请教。


第三,尽管名校也有烂人,但不会出现系统的人才缺陷。今天,以斯坦福、哈佛商学院 为代表的MBA项目还是全球认可的、最优质的商业教育。这些学生,他们受过系统的商业训练,掌握各种各样的强大工具,起码有充分的理论训练。我们要肯定MBA的价值,肯定现在商业教育的价值,肯定现在商业教育的皇冠——斯坦福的价值。


但是,也不要以为MBA是尚方宝剑,无往不胜。MBA应该说是一个推土机,你拥有了它,就拥有了相对强大的推动力,但你得知道用它去推什么。你可以去推自己的道路,你也可以在别人的道路上帮人家一起推。方法论是MBA的优势。


但即使是斯坦福的MBA毕业生,我还是有选择的。有一个斯坦福的MBA,在顶级的企业工作,他当时来找我们,我们就没有投,因为他的股权结构很复杂。后来,我们帮他把这个复杂结构梳理清楚了,才放心投入。


我想特别讲讲杨冉的故事。她北大毕业后,在斯坦福读了硕士,工作两年后想创业。 我去年4月在硅谷听了她的项目,觉得暂时不够成熟。但我从跟她对话中看到了一个创业者 关键的素质:决心。她在Uber工作,有价值百万美元的期权,但已经决定辞职回国创业。我鼓励她回国,表示一定会支持她,同时,因为她的自信和决心,我内心深处真的相信她一定能够成功。


两个月之后她真回来了。很快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加盟一家发展迅猛的初创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现在做得非常开心。我喜欢这个故事——最优秀的人,以最优秀的创业家精神,敢作敢为,敢于冒险,敢于拥抱机会。


优秀的人才+创业的决心,这就是我投资的方法论。假如今天一个斯坦福的人来敲门,我会去探测他创业的决心。企业家的那种血液,是不是在他血管里流淌?我能透视到,他血管里流淌的到底是企业家的血液,还是管理家的血液。我要看,他眼睛里有没有那种凶光——企业家的凶光和高级雇员的凶光是不一样的。


名校是标准,而标准总有例外


大家都说,徐小平喜欢投精英。其实,这些年下来,“精英”一词的传统定义正在被颠覆,在“创业家”群体面前土崩瓦解。


十年前,哈佛的MBA被认为是最牛的,传说世界500强企业80%的CEO都是哈佛 MBA。但是今天你听到这个会热血沸腾吗?不会。今天,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英雄、青年偶像是以斯坦福、硅谷为首的创业者。


这个时代衡量英雄、界定偶像的标准变了,已经从那种走出名校进名企,用他人的成就来证明自己,变成了从名校进无名企业,用自己的才华、努力和胆识来证明自己。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变化。以马云、马化腾、雷军这些人为代表,他们没有留过学,但是他们在长期和eBay、微软、亚马逊搏斗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国际化的过程,他们创业成名之前已经是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了。一个人,不再非要出国,非要去名校不可,他只要参与了国际竞争,学会了制胜之道,就是国际级人才,就是这个时代的精英。


所以,与其说我爱投资精英,不如说我爱投那些经历了激烈竞争、大浪淘沙的人。他们是那些激流勇进,被拍到岸上,还会再冲到海里的永远的冲浪者。过去叫下海,现在叫冲浪。浪头是永远不断的,对人才的挑战也是此起彼伏。你可以上市成功,你也可以销声匿迹,你也可以暂时成功永远消沉,但也可以大起大落奇迹般崛起......永远保持高昂的创业精神,这是衡量精英还是朽木的试金石、分水岭。


在真格基金投过的创业者中,最让我引以自豪的人之一,是高中期间就有了世界级技术能力的季逸超。他读的大学叫海淀大学,绝非名校。名校提供了一种最高效率的筛选人才的标准,而标准总有例外。用“名校”去筛季逸超,你永远筛不到他。


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上市。而陈欧是最快上市的,并且是纽交所成立以来最年轻的CEO。这是奇迹般的崛起。哪个创业者不想几年做到几十亿美元,成为纽交所最年轻的CEO?陈欧当然是中国创业者的骄傲。当然,成功了的陈欧,此刻也进入了“如何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成功”这么另外一个无奈的循环。


陈欧走在创业的不归路上。但是本质上,所有创业者都走在这条不归路上。BAT老大们就能够躺在巨额市值上睡大觉吗?他们面对的竞争,恐怕更加激烈、压力更大。


作为真格基金创始人,我每天只想一件事:怎么抓到下一个陈欧?怎么找到下一个热门的公司?今天早上,我跟我们的两个LP,美国来的老美,坐在这里谈了两个小时。一边谈,我脑子里一边焦灼,焦灼可能就在谈话的时候,某个投资人投到了下一个BAT公司。 我突然就想到,当年在新东方,我脑子里焦灼的全都是学生的命运,成天想的就是为他们写书、写人生故事。今天我坐在这里,我好像看到好多滴滴打车的项目、聚美优品的项目,它们竟然跟着别人走了......这种饥渴和焦虑,它在折磨着我。


我是学音乐出身的。我知道,那些作曲家、作家、诗人、画家、导演,他们永远在想着下一部作品。现在我做投资,似乎也有这种艺术家的疯狂——我总是觉得我什么都没有投到。我觉得安迪·格鲁夫那句话用在我身上也挺适合: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所以,创业是不归路。创业是时间的开始。你一旦创业,就启动了你的创业时间,而时间是不会停止的。终点在哪里?就在你退出江湖的一瞬间。你的钟停摆了,而别人的时间依然在滴滴答答地行走,走向未来。

分享到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豫ICP备13014756号-1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