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了跟谁学这个创业项目
我觉得作为个体而言,要有危机感,因为危机感会促使你去思考什么样的东西会阻碍你进步,什么样的东西会把你淘汰,什么样的东西能够引领你走得更远。我当年做新东方老师的时候,教的是GRE逻辑,当时是自我安慰的,自我调侃,自我幽默式的给学生说,今天我作为你们的老师,可能你们还觉得我也是蛮不错的,但是如果我陈向东不挑战自我,没有危机意识,将来有一天GRE逻辑这门课被取消了,我下岗失业要是再想找工作,肯定没有你们的竞争力强大,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GRE逻辑更狭窄的专业了,世界上除了ETS之外再也不需要GRE逻辑了。后来有趣的是ETS真的就把GRE逻辑给取消了。而我选择创业可能也是源于某种危机意识。
我们想过很多的场景,现在也开始创业的新东方风云人物沙云龙在2013年写的长江商学院的论文,写的就是跟谁学模式的一个场景,针对这个模式的讨论我们之前在新东方的时候就有很多。我们的想法其实是,你去百度上搜索初二英语或者钢琴的时候,你搜索到的结果可能是机构,因为百度的商业场景是To B的。如果你到一家机构里面,你想要学习初二英语、舞蹈的时候,机构肯定推荐的是课程。但是一般的用户可能会想,我想找一个好老师。很多机构里面老师的能力其实也是参差不齐的,老师的能力基本上是全听机构来说的。因此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做一个平台出来,用户通过这个平台上的框一搜,就能搜到他想看到的老师。比较特别的就是能通过手机定位来找到他附近的老师。除此之外考虑的因素可能会涉及到你喜欢一个男老师还是一个女老师,喜欢的老师性格类型,授课方式等等。所以我们希望跟谁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身边离不开的平台和应用。
要是谈到跟谁学这个项目主要针对的市场和人群,我只能说,我不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大,但我知道这个市场很大;我不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少人,但我知道有很多人。我自己本身就是个案例,我唱歌唱的很差,而新东方的文化是勇于调侃自我,所以一有机会我就唱歌,每次都是引发笑点、爆点最多的场景。我说看到大家笑的这么开心我也很开心,你们拿我做娱乐,实际上我也在拿你们做娱乐。你们看到我傻唱的样子,我看到你们傻笑的样子,于是大家就傻到一块儿了。这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貌似很天真的一种快乐简单的文化。那时候我就在想,我能不能也找个教唱歌的老师,找一个各方面我都喜欢的老师,这样学习起来也就比较有动力了。所以当时觉得最完美的解决办法就是能有一个能根据老师的具体情况来推荐老师。
不用猜了,跟谁学其实是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
跟谁学的slogan是:万千名师,一搜即得。主要定位就是找好老师,上跟谁学。现在市场上做类似师生服务平台的产品有很多,今天我们所做事情的创意并不是很新的。只不过在移动互联的当下,这个方向就会变成一个极有可能成就大公司的场景。我坚持认为今天我们所做的事情,在移动互联时代有无限的可能。市场总是要大家一块儿做才能慢慢做大的,所以有同行者我是很高兴的,有同行者也证明我们在做的事情是被大家都看好的。
打个比方来说,同时建一个楼房,这个人可能建的楼房是三层的土楼,很容易倒塌,地震来的时候就会灰飞烟灭。我们尝试去建的表面上也是三层小楼,但背后可能会建的是两三百层的摩天大楼。在底层建设方面我们其实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虽然大家看跟谁学从表相上来看可能没有那么复杂,但背后我们雇那么多百万年薪的工程师在做的底层建设工作往往是大家看不到的。至于跟谁学应用到的智能排序技术,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技术,这些都是我们团队非常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我常常讲“全新平台,极致体验”,我希望通过后面的不断打磨,特别是用户朋友们的不断批评,能够把产品做的更好一点。
在移动端我们投入了很多很厉害的技术人才,因为跟谁学产品很重要的一个布局就是在移动端。我们希望看到的场景是,学生拿出手机,下载跟谁学,打开应用,你就可以找到你想找的老师,你可以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还可以完成支付,对老师进行评价等等。
说到跟谁学平台的核心价值,其实我们的愿景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每个人都愿意用的、每个人都信赖的学习服务平台。简单来说就是人人乐用的学习服务平台。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跟谁学是干嘛的?找好老师的。可能是因为跟谁学融合了O2O线上线下对接,还有美团以及大众点评的特色,能根据教学效果、学生的评价等数据做老师的点评和智能排序,所以有人说我们是教育的淘宝+教育的大众点评+教育的美团。别人给我们搞了这么多名词,其实说白了,我们就是想做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
教育淘宝模式是否靠谱?谁说了都不算
业内很多人士在谈论跟谁学的时候都觉得跟谁学是类淘宝模式的教育电商平台,事实上淘宝卖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而跟谁学匹配的是非标准化的产品。像大众点评来说,它某种程度上来评价的也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当然也有一些非标准化的东西。而跟谁学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非标准化的,但是我们希望借助对业务的深刻的理解,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对用户消费行为习惯的真正感知,把非标准化的东西尽可能的标准化。最终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
之前在新东方内部就曾很多次探讨过教育淘宝模式。说到教育的淘宝功能大家可能会想到淘宝同学,淘宝同学卖的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视频和课件等等,现在有一些直播产品。我们做的是O2O教育电商产品,所以还是和淘宝模式有很大的差异的。第二就是这些说法和评论本身就是不靠谱的,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践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第三就是做教育这件事是很难的,运营会非常重,正是因为难所以才更有价值更刺激。想想十多年前马云在做淘宝,在那个时候多难啊,但他最后不是做成了么。要是想做教育领域的淘宝模式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跟谁学一站式平台服务背后的底层建设
百度的核心功能是搜索,但百度对用户是不收费的。淘宝的核心功能也是搜索,用户是使用的时候也是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的。跟谁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类似于为用户提供搜索服务的功能,提供后续的服务支持,所以我们会用近乎于免费的场景来为大家服务。换句话来说,即使将来会向用户收费的话也会是非常低的收费。不过就目前来说,还没有收费的计划。现阶段我们就只是想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用户的体验。
跟谁学倡导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做智能师生匹配。我们的CTO就是搞大数据的,现在我们还不方便对外透露太多。关于怎么样去用这些数据,数据如何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怎么通过机器学习,怎么做学习推荐,这方面等到合适的时机我们的CTO也可以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跟谁学将来最牛的应该会是一个框
就现阶段来说,我们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的好老师和有才华的人到跟谁学的平台上来。我这次出来其实是被动的出来,因为媒体挖到了跟谁学的相关消息。事实上我当初并不是想那么早的走向前台,还是想先好好的打磨产品。后来我又想,这本来就是一个互联网的快时代,越早的被推向前面可能就会越早的听到大家的声音,可以听到大家的批评意见,这对我们改进产品其实是有帮助的。
从长远来说,我们的希望是人们一想到这个需求的时候就能想到跟谁学,并且是靠一个极简单的框。我经常讲淘宝最牛的就是一个框,通过那个框就能找到你想要找的东西。百度最牛的也是一个框。我们将来最牛的应该也会是一个框,通过输入搜索就能找到你想找的老师。未来跟谁学平台上可能会有百万好老师,学生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轨迹、所学课程,以及选择同样课程的学生组成各种圈子。将在个性化、智能化方面多做尝试。
锵锵六人行——跟谁学合伙人团队
我之前写过一本书,叫《做最好的团队》,中间有九大法则,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团队组建、团队培养和团队成长,这三个部分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组建。在创业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拿我自己举例来说就是,我可能之前的从业经历里面线下的经验会比较多,所以我会找一些线上经验丰富的人来作为合伙人。
所以我们的团队中间有三位就是在线上有着资深经验的人士。像第一位就是我们的CTO,李钢江。他曾担任过Microsoft研发工程师、Intel研发经理、Google高级研发经理、搜狐视频CTO等,后来又担任百度商业平台研发部总监和百度大数据部总监。
第二个是张怀亭,他曾经参与百度“凤巢”的团队初创,也一手组建了一个机器学习的核心技术团队。
第三个是罗斌,是百度的高潜人才,也是“凤巢”系统的核心技术成员,负责过“凤巢”策略所有核心技术方向,包括竞价机制、行为建模、关键字触发、帐户优化等。可以算是中国最懂搜索、最懂商业变现的人才之一。
而宋欲晓是在新东方工作了十几年,曾经负责新东方赴美上市前的财务数据整理与分析、关联交易、税收筹划以及对新东方所属各机构财务经理的管理工作。
还有一位就是苏伟,他以前是当老师,后来也是自己开了一个培训机构,也算是教育行业的创业者。
整体来说我们团队当中三个是偏线下的,三个是偏线上的,六个人非常的互补。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要做教育当中最懂互联网的,互联网当中最懂教育的。现在团队内部,怀亭主要是负责产品,刚江主要负责技术,罗斌负责技术化的市场运营,宋欲晓负责整个的财务工作,苏伟就负责落地运营方面的工作。我们团队中还有其他很多大牛级的人物,不少以前都拿着近百万年薪,在专业领域里颇为厉害。只有好的人+对的方向+团队协作才能真正做成伟大的事情。
人生想要挑战新的高度的时候,凭什么我就不能失败呢?
在创业过程中最多的思考就是,我觉得应该感激这个时代。在前几天我去大学和一些90后们分享的时候,就感觉90后们对生活有很多的憧憬,虽然他们可能也会有对未来的恐惧,但是还是会很积极的去生活、去追逐、去挑战。我想从这方面来看,我也是90后,在创业过程中我恐怕也会有恐惧,可能我也会失败,但还是对未来有向往,还是对未来有追求,还是要无所恐惧地拥抱所有可能的变化和挑战。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把我当作一个很成功的人,而是能把我作为朋友,作为一个需要帮助的好朋友,一个需要诤友的好朋友,能够直言不讳的给我提批评提意见,这我是非常乐意看到的。我已经就是把自己当作90后,所以请大家多拍砖。
我一直认为,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暂时的不失败;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人生如果想要挑战新的高度的时候,就要去挑战啊。凭什么我就不能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