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的是孩子自信的上帝,父母可以创造,更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可怕的是,摧毁或是破坏常常是在不经意、无意识间造成的。在正常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无不十分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他们并没有打击孩子自信的动机与意图。却往往在无意间造成伤害,这常令人为之惋惜。
父母的评价决定孩子的自信基调
父母真的是孩子自信的上帝,父母可以创造,更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可怕的是,摧毁或是破坏常常是在不经意、无意识间造成的。
从事培训工作,我们常有机会接触非常优秀的孩子,相貌长得也很好,但是却很害羞拘谨,不敢表达,看起来就是没有自信的样子。其实,我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
外表跟自信真的没什么绝对的关系,许多外表美好的人,包括好莱坞明星都可能内心没有自信;自信跟学历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学历低固然可能让许多人自卑,但是,许多高学历的人也可能自信低落。许多家世很好的人也不见得比出身贫困的人更有自信。自信,看来像是个谜。
按照我个人的经验,真正内在的自信首先来自于父母。教育学家也认为这是最为初始的自信来源,自信基础深厚的人,即使在人生中遇到打击,还是像银行户头中 总是有存款一样,怀着基本的安全信念。反之,如果没有从父母处得到足够的自信存款,更糟的是一开始就是负债,那么,后天非常努力培养的自信,也常常像是建 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样,不堪一击。
父母真的是孩子自信的上帝,父母可以创造,更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可怕的是,摧毁或是破坏常常是在不经意、无意识间造成的。在正常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无不十分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他们并没有打击孩子自信的动机与意图。却往往在无意间造成伤害,这常令人为之惋惜。
孩子呱呱落地后,父母不仅是孩子“自信”的上帝,其实,根本就是“孩子”的上帝。中国人在传统观念上认为父母就是“天”,是生命的创造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孩子的价值就由父母来决定了。
这里要强调的是,即使孩子从父母长辈那儿已经得到充分的价值肯定,还是不能忽视父母态度及言语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自信并非坚若磐石,而是浮动常变的。即使最受宠爱、最有自信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粗暴的语言下被打击、被丢入深渊,立马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我从小就长得瘦长,像根竹竿似的很不讨喜。有一次我们全家出门,在街上遇到一位我父亲的老同学,他看到我就问念几年级啦?听说我才念四年级,他扯开嗓门 就开起玩笑:“长这么高才念四年级,这肯定是个留级生。”那时候的大人常常要拿人的外表来开玩笑。班主任也说过:“长这么高,连这个也不会?”这些看似平 淡的语言,对于信心薄弱的我,却产生了长久的阴影。我一直嫌自己长得太高,所以经常驼着背,巴不得让人看着矮一些。
由于母亲健康不佳,我常常在厨房帮忙,帮的忙越多,挨的骂也越多。总是拿不对碗盘,或是手脚不够麻利,如果洗碗打破碗碟,那当然挨骂挨得更惨烈。母亲喜欢机灵的小孩,我 却是忠厚老实,既不伶牙俐齿,更不可爱讨喜。总之,我是个笨手笨脚、傻长个头儿的笨拙女孩,干什么也不成,也干不好。
理性上,我知道自己是父母唯一的掌上明珠,理应自信满满,可事实是我感觉自己根本不确定是否能让父母满意,我总在自问他们到底是以我为荣,还是觉得我丢了他们的脸。
妈妈老嫌我笨拙,爸爸又常出差在外,家中再无他人,觉着自己没有人喜欢,应该算是我当时的想法吧!
虽然长大后我的表现不差,母亲也早就改变了说法,觉得我还是挺能干的,但是,小时候母亲的评价,始终是我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必须加以理性化,才能转变。骨子里,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并且再也无法从烹饪中获得任何乐趣。
由于独生子女获得的是父母100%的注意力,因此,父母的评价也占有100%的影响力。这一点,不容父母忽视!
报载一个18岁的青年偷了别人的东西想换钱玩网游,又良心过意不去,竟然在失主家门口留了一张纸条:“对不起,我是坏人……祝你天天开心!”被捕后,记 者问了他几个问题,发现他沉迷网游所以缺钱,他说他也很想戒掉网瘾,可是父母总拿他和别人比,而他总是比不过,心里感觉很挫败。只有在网游里,他才是顶级 的,再说网络里,还能交到很多朋友。孩子的幼小心灵真的非常脆弱!
父母真的是孩子自信的上帝,父母可以创造,更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可怕的是,摧毁或是破坏常常是在不经意、无意识间造成的。
从事培训工作,我们常有机会接触非常优秀的孩子,相貌长得也很好,但是却很害羞拘谨,不敢表达,看起来就是没有自信的样子。其实,我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
外表跟自信真的没什么绝对的关系,许多外表美好的人,包括好莱坞明星都可能内心没有自信;自信跟学历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学历低固然可能让许多人自卑,但是,许多高学历的人也可能自信低落。许多家世很好的人也不见得比出身贫困的人更有自信。自信,看来像是个谜。
按照我个人的经验,真正内在的自信首先来自于父母。教育学家也认为这是最为初始的自信来源,自信基础深厚的人,即使在人生中遇到打击,还是像银行户头中 总是有存款一样,怀着基本的安全信念。反之,如果没有从父母处得到足够的自信存款,更糟的是一开始就是负债,那么,后天非常努力培养的自信,也常常像是建 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样,不堪一击。
父母真的是孩子自信的上帝,父母可以创造,更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可怕的是,摧毁或是破坏常常是在不经意、无意识间造成的。在正常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无不十分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他们并没有打击孩子自信的动机与意图。却往往在无意间造成伤害,这常令人为之惋惜。
孩子呱呱落地后,父母不仅是孩子“自信”的上帝,其实,根本就是“孩子”的上帝。中国人在传统观念上认为父母就是“天”,是生命的创造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孩子的价值就由父母来决定了。
这里要强调的是,即使孩子从父母长辈那儿已经得到充分的价值肯定,还是不能忽视父母态度及言语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自信并非坚若磐石,而是浮动常变的。即使最受宠爱、最有自信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粗暴的语言下被打击、被丢入深渊,立马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我从小就长得瘦长,像根竹竿似的很不讨喜。有一次我们全家出门,在街上遇到一位我父亲的老同学,他看到我就问念几年级啦?听说我才念四年级,他扯开嗓门 就开起玩笑:“长这么高才念四年级,这肯定是个留级生。”那时候的大人常常要拿人的外表来开玩笑。班主任也说过:“长这么高,连这个也不会?”这些看似平 淡的语言,对于信心薄弱的我,却产生了长久的阴影。我一直嫌自己长得太高,所以经常驼着背,巴不得让人看着矮一些。
由于母亲健康不佳,我常常在厨房帮忙,帮的忙越多,挨的骂也越多。总是拿不对碗盘,或是手脚不够麻利,如果洗碗打破碗碟,那当然挨骂挨得更惨烈。母亲喜欢机灵的小孩,我 却是忠厚老实,既不伶牙俐齿,更不可爱讨喜。总之,我是个笨手笨脚、傻长个头儿的笨拙女孩,干什么也不成,也干不好。
理性上,我知道自己是父母唯一的掌上明珠,理应自信满满,可事实是我感觉自己根本不确定是否能让父母满意,我总在自问他们到底是以我为荣,还是觉得我丢了他们的脸。
妈妈老嫌我笨拙,爸爸又常出差在外,家中再无他人,觉着自己没有人喜欢,应该算是我当时的想法吧!
虽然长大后我的表现不差,母亲也早就改变了说法,觉得我还是挺能干的,但是,小时候母亲的评价,始终是我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必须加以理性化,才能转变。骨子里,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并且再也无法从烹饪中获得任何乐趣。
由于独生子女获得的是父母100%的注意力,因此,父母的评价也占有100%的影响力。这一点,不容父母忽视!
报载一个18岁的青年偷了别人的东西想换钱玩网游,又良心过意不去,竟然在失主家门口留了一张纸条:“对不起,我是坏人……祝你天天开心!”被捕后,记 者问了他几个问题,发现他沉迷网游所以缺钱,他说他也很想戒掉网瘾,可是父母总拿他和别人比,而他总是比不过,心里感觉很挫败。只有在网游里,他才是顶级 的,再说网络里,还能交到很多朋友。孩子的幼小心灵真的非常脆弱!
千万不要低估了父母对孩子评价的力量!负面评价的杀伤力固然强大,好消息是,正面评价一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终身受用的最佳礼物,而且,不费分文。
有效的赞赏与肯定—孩子自信的维生素
扪心自问,即使已经成人的我们,难道不是同样渴望获得赞赏与肯定吗?我们都愿意多做那些能够得到奖赏的行为,因为赞赏就是一种最好的奖励。
心理学家说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无不渴望获得肯定,成年人都是如此,孩子就更需要了。事实上。获得肯定与赞赏,正是提升自信的最重要来源。因为,自信无法无中生有。反过来说,经常受到责备与否定的孩子,自信必定低落。
其实,现代的中国父母,加上双方的上一代总共有六位长辈,都把培育家中的独生孩子当做头等大事,断无伤害孩子自信的道理。只是,爱是需要学习的,如果单纯沿袭过去的教养方式,往往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中国人不习惯赞赏自己的孩子,因为中国人深信“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连自己都应该谦逊,更何况家中的黄口小儿?在人前,尤其对自己孩子的表现轻描淡写,甚至扬其不足,表示自己的谦虚美德。另一方面,总是担心夸奖孩子,会造成孩子过于自满,不再受教。
我接触过许多父母,他们多有上述现象。如果称赞男孩体格好,父母就会马上说:“他就爱运动,不爱读书。”称赞女孩字写得秀气,父母可能会回答:“ 还可以啦,但是数学太差了。”父母就是无法陪着孩子好好接受他人的赞赏,非得在人前贬损一句才过意得去。
我曾经在一家外商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常常接触美国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当时我大学刚毕业,那些美国人有的已经四五十岁了。有时谈起他们的子女,他们常会 说:“我有个好女儿(儿子),我非常以她(他)为荣。”我当时听了很惊奇,在我的成长岁月中,父母从来不会跟外人,当然更不会当我的面,表示他们以我为 荣。事实上,我始终听到的都是做得不够好的缺点,而从来不是做得好的优点。即使已经成人,我也很努力想让父母放心,甚至开心,但是,总不确定他们是否真以 我为荣,所有的认真努力能否弥补他们没有儿子的遗憾。我这一生都无法确定此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具体表示过。这对我自信的影响至为深远,更对我们的亲子关 系影响巨大。
亲身经历的痛苦使我在成为母亲后,对此十分自觉,我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因此,我更不希望她遭受与我同样的痛苦,我非 常有意识地给予她足够的赞赏与肯定,她具备了健康的自信,学习更为快速有效,继而得到更多的赞赏与肯定,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后,一切发展似乎都轻松自然。她 的各方面表现出色,而我们的亲子关系则水乳交融。
从事卡内基训练的工作后,我更深刻体会到中国人吝于赞美的深层原因,及其带来的损 失。儒家的种种礼教有其影响,我们在此不予讨论。其实,赞赏是有方法的,需要学习与练习,而绝大多数人对此均不予重视或一无所知。有一次,有一位成人学员 分享道:“我从来不知道赞赏还需要学习,更不知道还需要练习。”确实如此,一般人都小看了赞赏,认为不过是说几句好听话,对成人,常听到的赞赏是:“你真 好!”对小孩,父母最常给予的赞赏是“你真乖”等等不着边际的好听话。在卡内基课程中专设一堂课,传授正确的赞赏方法,并在讲师的指导下现场演练,再加上 要求学员回去实际应用,并回到教室跟全班同学口头报告其过程与心得。
空泛与不真诚的赞赏都如同伪钞,看起来也许非常逼真,但却是无法使用的。不恰当的赞美,则令接受的人感到尴尬,授受之间都不舒服,这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由于不知如何有效赞赏,还不如不赞赏来得安全,接受的人的态度,也常令赞赏者后悔自己做了这件事。因为,大部分人听到赞赏都很不习惯,不是推脱不受, 就是说道:“没有啦!哪有!你太过奖了”,或甚至追问:“别来这套啦!你有什么要求就直说吧!你今天吃错药啦?”
我们中国人的社会及家庭中,批评总是多于赞美,否定多于肯定,实在令人感叹!
有效的赞赏与肯定—孩子自信的维生素
扪心自问,即使已经成人的我们,难道不是同样渴望获得赞赏与肯定吗?我们都愿意多做那些能够得到奖赏的行为,因为赞赏就是一种最好的奖励。
心理学家说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无不渴望获得肯定,成年人都是如此,孩子就更需要了。事实上。获得肯定与赞赏,正是提升自信的最重要来源。因为,自信无法无中生有。反过来说,经常受到责备与否定的孩子,自信必定低落。
其实,现代的中国父母,加上双方的上一代总共有六位长辈,都把培育家中的独生孩子当做头等大事,断无伤害孩子自信的道理。只是,爱是需要学习的,如果单纯沿袭过去的教养方式,往往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中国人不习惯赞赏自己的孩子,因为中国人深信“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连自己都应该谦逊,更何况家中的黄口小儿?在人前,尤其对自己孩子的表现轻描淡写,甚至扬其不足,表示自己的谦虚美德。另一方面,总是担心夸奖孩子,会造成孩子过于自满,不再受教。
我接触过许多父母,他们多有上述现象。如果称赞男孩体格好,父母就会马上说:“他就爱运动,不爱读书。”称赞女孩字写得秀气,父母可能会回答:“ 还可以啦,但是数学太差了。”父母就是无法陪着孩子好好接受他人的赞赏,非得在人前贬损一句才过意得去。
我曾经在一家外商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常常接触美国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当时我大学刚毕业,那些美国人有的已经四五十岁了。有时谈起他们的子女,他们常会 说:“我有个好女儿(儿子),我非常以她(他)为荣。”我当时听了很惊奇,在我的成长岁月中,父母从来不会跟外人,当然更不会当我的面,表示他们以我为 荣。事实上,我始终听到的都是做得不够好的缺点,而从来不是做得好的优点。即使已经成人,我也很努力想让父母放心,甚至开心,但是,总不确定他们是否真以 我为荣,所有的认真努力能否弥补他们没有儿子的遗憾。我这一生都无法确定此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具体表示过。这对我自信的影响至为深远,更对我们的亲子关 系影响巨大。
亲身经历的痛苦使我在成为母亲后,对此十分自觉,我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因此,我更不希望她遭受与我同样的痛苦,我非 常有意识地给予她足够的赞赏与肯定,她具备了健康的自信,学习更为快速有效,继而得到更多的赞赏与肯定,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后,一切发展似乎都轻松自然。她 的各方面表现出色,而我们的亲子关系则水乳交融。
从事卡内基训练的工作后,我更深刻体会到中国人吝于赞美的深层原因,及其带来的损 失。儒家的种种礼教有其影响,我们在此不予讨论。其实,赞赏是有方法的,需要学习与练习,而绝大多数人对此均不予重视或一无所知。有一次,有一位成人学员 分享道:“我从来不知道赞赏还需要学习,更不知道还需要练习。”确实如此,一般人都小看了赞赏,认为不过是说几句好听话,对成人,常听到的赞赏是:“你真 好!”对小孩,父母最常给予的赞赏是“你真乖”等等不着边际的好听话。在卡内基课程中专设一堂课,传授正确的赞赏方法,并在讲师的指导下现场演练,再加上 要求学员回去实际应用,并回到教室跟全班同学口头报告其过程与心得。
空泛与不真诚的赞赏都如同伪钞,看起来也许非常逼真,但却是无法使用的。不恰当的赞美,则令接受的人感到尴尬,授受之间都不舒服,这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由于不知如何有效赞赏,还不如不赞赏来得安全,接受的人的态度,也常令赞赏者后悔自己做了这件事。因为,大部分人听到赞赏都很不习惯,不是推脱不受, 就是说道:“没有啦!哪有!你太过奖了”,或甚至追问:“别来这套啦!你有什么要求就直说吧!你今天吃错药啦?”
我们中国人的社会及家庭中,批评总是多于赞美,否定多于肯定,实在令人感叹!
现在,让我们先探讨父母如何借助有效赞赏,来奠定孩子自信的基础。以下有几个有效赞赏的重点:
1. 赞赏必须有针对性,避免空泛
赞赏只有具体有针对性,才能让孩子了解,是哪件事情的行为或态度受到赞扬与肯定,这会增强他更乐意表现出这种态度或行为的意愿。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 姆斯(William James)说过:“人人心中,无不渴求赞赏与肯定。”扪心自问,即使已经成人的我们,难道不是同样渴望获得赞赏与肯定吗?我们都愿意多做那些能够得到奖 赏的行为,因为赞赏就是一种最好的奖励。因此,赞赏应以具体的态度及行为为对象。
自从我养了一只金毛犬之后,我对于这一点体会更 深。要教会它做一个动作,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惩罚,一种是奖励。所有驯兽师无不异口同声地表示奖励比惩罚有效多倍。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其实在学习上没有 差别,在受到鼓励的环境下,即使成年人也学习得更有效。我们从事卡内基沟通与领导能力、情商能力培训多年,更能证实人们只有在开心正向的氛围中才能打开心 扉,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习新的行为,这是成人行为能力培训的首要条件。很多学员反馈只有在卡内基教室中不会打瞌睡、无聊、厌倦,而且真的能带来改变。
如果父母期望孩子帮忙家务,就要从孩子幼小的时候,运用赞赏的原则,把家务当做游戏来玩,并且在他做对的时候好好夸奖他,做不对的时候帮忙他。要诀是,你奖励的是他做对了的良好行为,而非增强他错误的不良行为。
2. 有效的赞赏分为三个层次
按照卡内基对于赞赏行为的研究,发现赞赏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意义,但是越往内越深刻,激励性也越高。
第一层
一切外在事物,如外表、打扮等都是可以赞赏的,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在目前这个讲究视觉的时代,孩子对于自己外表的自信也是很重要的,对于自己服饰品位的 培养也从来不嫌早。注重自己的装扮是一种社交礼仪,应该从小抓起。因此,让孩子知道自己外在形象的特色(不一定是貌美)就能让孩子增进自信。青少年时期, 其实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即使大人再三强调外表不重要也是无法让人信服的。男孩往往在意自己太瘦小,身高不够,胳膊不壮;女孩则在意自己眼睛太小,肤 色太黑,太胖太瘦,这都可能是他们的心结。他们也会很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曾经有一位14岁的女孩,出门时一定要穿一双脏得不得了的球鞋,可是妈妈把它拿 去洗了还没干,女孩就气得发脾气,大吵大闹。因此,善用第一层次的赞赏,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特色,度过这一段生理上比较尴尬的阶段。
第二层
所有他已付出的努力,无论是否达致成果,都是最好的赞赏标的。单单是父母注意到了孩子的努力,就已经是一种激励了。更何况肯定其过程与成果,更如一剂强心针,令人振奋。
强强是个初中一年级新生,其他科目都很不错,就是不喜欢英文。但是父母特别在意他的英文成绩,因为他们考虑以后让强强出国接受教育。但越是要求、督促, 却越遭到反抗。暑假里强强没有什么特别安排,父母就帮他报名了卡内基青少年班,有趣的是,几天后,妈妈就注意到强强早上起床后先念英文,这和以前拖到最 后,不得不拿起英文课本完全不同,妈妈了解此时增强的重要性,就很开心地跟强强说,这样好极了,你已经学习到如何排出优先顺序,先念好英文,再做其他功 课,反倒轻松些,强强回答,在卡内基教室中向大家作过承诺,要对念英文发挥热忱。妈妈那几日特别注意此事,并提醒自己要变着方式来鼓励他。培训结束新学期 也开始了,强强第一次英文考试就取得很大的进步,这是他努力得来的结果,一家三口出去小吃了一顿,作为强强努力的奖励。强强有了成功的经验,就不会再对英 文怀抱敌意或恐惧,也就将学习英文这件事纳入了一个正向的增强,避免了恶性循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要想做好第二层的赞赏,首先,父母必须对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加留意与观察,找出即使最为细微、不易察觉的改善,针对这个改善了的行为加以肯定。很多父 母都会觉得,他本来就该做该念的,即使有一点小小的改变,也不以为意,甚至会风凉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当时还如何如何呢!”其实,这时父母已经错过 了许多可以赞赏肯定孩子的机会,无法推动孩子朝向良性循环前进,殊为可惜。卡内基领导力金科玉律就说:“只要稍有改进,就要给予赞赏,赞美要诚恳,嘉勉要 大方。”赞美何须吝啬?具体有针对性的赞赏从不会太多或太过,嫌太多的倒是不着边际的空泛夸奖,例如:“好乖”、“很听话”等等。
1. 赞赏必须有针对性,避免空泛
赞赏只有具体有针对性,才能让孩子了解,是哪件事情的行为或态度受到赞扬与肯定,这会增强他更乐意表现出这种态度或行为的意愿。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 姆斯(William James)说过:“人人心中,无不渴求赞赏与肯定。”扪心自问,即使已经成人的我们,难道不是同样渴望获得赞赏与肯定吗?我们都愿意多做那些能够得到奖 赏的行为,因为赞赏就是一种最好的奖励。因此,赞赏应以具体的态度及行为为对象。
自从我养了一只金毛犬之后,我对于这一点体会更 深。要教会它做一个动作,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惩罚,一种是奖励。所有驯兽师无不异口同声地表示奖励比惩罚有效多倍。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其实在学习上没有 差别,在受到鼓励的环境下,即使成年人也学习得更有效。我们从事卡内基沟通与领导能力、情商能力培训多年,更能证实人们只有在开心正向的氛围中才能打开心 扉,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习新的行为,这是成人行为能力培训的首要条件。很多学员反馈只有在卡内基教室中不会打瞌睡、无聊、厌倦,而且真的能带来改变。
如果父母期望孩子帮忙家务,就要从孩子幼小的时候,运用赞赏的原则,把家务当做游戏来玩,并且在他做对的时候好好夸奖他,做不对的时候帮忙他。要诀是,你奖励的是他做对了的良好行为,而非增强他错误的不良行为。
2. 有效的赞赏分为三个层次
按照卡内基对于赞赏行为的研究,发现赞赏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意义,但是越往内越深刻,激励性也越高。
第一层
一切外在事物,如外表、打扮等都是可以赞赏的,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在目前这个讲究视觉的时代,孩子对于自己外表的自信也是很重要的,对于自己服饰品位的 培养也从来不嫌早。注重自己的装扮是一种社交礼仪,应该从小抓起。因此,让孩子知道自己外在形象的特色(不一定是貌美)就能让孩子增进自信。青少年时期, 其实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即使大人再三强调外表不重要也是无法让人信服的。男孩往往在意自己太瘦小,身高不够,胳膊不壮;女孩则在意自己眼睛太小,肤 色太黑,太胖太瘦,这都可能是他们的心结。他们也会很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曾经有一位14岁的女孩,出门时一定要穿一双脏得不得了的球鞋,可是妈妈把它拿 去洗了还没干,女孩就气得发脾气,大吵大闹。因此,善用第一层次的赞赏,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特色,度过这一段生理上比较尴尬的阶段。
第二层
所有他已付出的努力,无论是否达致成果,都是最好的赞赏标的。单单是父母注意到了孩子的努力,就已经是一种激励了。更何况肯定其过程与成果,更如一剂强心针,令人振奋。
强强是个初中一年级新生,其他科目都很不错,就是不喜欢英文。但是父母特别在意他的英文成绩,因为他们考虑以后让强强出国接受教育。但越是要求、督促, 却越遭到反抗。暑假里强强没有什么特别安排,父母就帮他报名了卡内基青少年班,有趣的是,几天后,妈妈就注意到强强早上起床后先念英文,这和以前拖到最 后,不得不拿起英文课本完全不同,妈妈了解此时增强的重要性,就很开心地跟强强说,这样好极了,你已经学习到如何排出优先顺序,先念好英文,再做其他功 课,反倒轻松些,强强回答,在卡内基教室中向大家作过承诺,要对念英文发挥热忱。妈妈那几日特别注意此事,并提醒自己要变着方式来鼓励他。培训结束新学期 也开始了,强强第一次英文考试就取得很大的进步,这是他努力得来的结果,一家三口出去小吃了一顿,作为强强努力的奖励。强强有了成功的经验,就不会再对英 文怀抱敌意或恐惧,也就将学习英文这件事纳入了一个正向的增强,避免了恶性循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要想做好第二层的赞赏,首先,父母必须对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加留意与观察,找出即使最为细微、不易察觉的改善,针对这个改善了的行为加以肯定。很多父 母都会觉得,他本来就该做该念的,即使有一点小小的改变,也不以为意,甚至会风凉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当时还如何如何呢!”其实,这时父母已经错过 了许多可以赞赏肯定孩子的机会,无法推动孩子朝向良性循环前进,殊为可惜。卡内基领导力金科玉律就说:“只要稍有改进,就要给予赞赏,赞美要诚恳,嘉勉要 大方。”赞美何须吝啬?具体有针对性的赞赏从不会太多或太过,嫌太多的倒是不着边际的空泛夸奖,例如:“好乖”、“很听话”等等。
第三层
指的是个性特质。本来这是很抽象的,但是配合第二层的行为,就可以言之有物了。例如强强接受培训时,在班上向卡内基同学作了承诺,要更有热忱地主动多学 习英文,回去真的就采取了行动,这显示了他拥有“重视承诺”的特质。守信是多么宝贵的特质,强强虽然还是个孩子,却已经拥有这种未来成功的品格,重承诺也 表示他的负责任,负责任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个性特质。因此,第三层次的赞赏,直指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起到重大的影响。绝对值得父母善 加运用。
3.赞赏不是表扬,尽量掌握一对一的原则
赞赏当然可以与表扬一起运用,表扬是比如在饭桌上当众 提出孩子的优点,得到大家的赞许。赞赏多半只是一对一的。两种各有其功效。从事人际关系的工作多年后,我们深深相信没有什么关系比得上一对一的亲密关系。 孩子与父母的三人关系,跟孩子与父亲或母亲的一对一关系是不同的,孩子对父亲母亲各有其心灵需求。能把握好,就能有更多机会影响孩子。
以强强为例,一家三口在一起时可以表扬他,私底下妈妈当然可以再给予肯定及期许,而爸爸也可以创造父亲与孩子一对一互动的机会。终究,每个人与母亲的关 系,并不等于其与父亲的关系,这本来就是两份个别的关系。这是每位父母都需要努力经营的。疏于或懒于经营,只会丧失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机会。
4. 有效赞赏需要提出证据,而只有保持正向的眼光,才能辨识出这种证据
中国人很不习惯赞赏,讨论到这个部分,很多学员都会觉得彼此疏于赞赏的原因很多,随便举几个就包括下列几项:
—视为理所当然
—做得不如我好
—不知道怎么赞赏
—怕孩子得意忘形
—最怕被误解,以为是示弱的表现
—找不着有啥可称赞的 (真悲哀!)
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是先决条件,因此,大家一起来努力,对孩子作出有效的赞赏吧!请学习并练习有效地给予孩子真诚的赞赏,因为赞赏就像自信的维生素,不可或缺,但是必须用之有方,才能克尽全功。
指的是个性特质。本来这是很抽象的,但是配合第二层的行为,就可以言之有物了。例如强强接受培训时,在班上向卡内基同学作了承诺,要更有热忱地主动多学 习英文,回去真的就采取了行动,这显示了他拥有“重视承诺”的特质。守信是多么宝贵的特质,强强虽然还是个孩子,却已经拥有这种未来成功的品格,重承诺也 表示他的负责任,负责任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个性特质。因此,第三层次的赞赏,直指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起到重大的影响。绝对值得父母善 加运用。
3.赞赏不是表扬,尽量掌握一对一的原则
赞赏当然可以与表扬一起运用,表扬是比如在饭桌上当众 提出孩子的优点,得到大家的赞许。赞赏多半只是一对一的。两种各有其功效。从事人际关系的工作多年后,我们深深相信没有什么关系比得上一对一的亲密关系。 孩子与父母的三人关系,跟孩子与父亲或母亲的一对一关系是不同的,孩子对父亲母亲各有其心灵需求。能把握好,就能有更多机会影响孩子。
以强强为例,一家三口在一起时可以表扬他,私底下妈妈当然可以再给予肯定及期许,而爸爸也可以创造父亲与孩子一对一互动的机会。终究,每个人与母亲的关 系,并不等于其与父亲的关系,这本来就是两份个别的关系。这是每位父母都需要努力经营的。疏于或懒于经营,只会丧失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机会。
4. 有效赞赏需要提出证据,而只有保持正向的眼光,才能辨识出这种证据
中国人很不习惯赞赏,讨论到这个部分,很多学员都会觉得彼此疏于赞赏的原因很多,随便举几个就包括下列几项:
—视为理所当然
—做得不如我好
—不知道怎么赞赏
—怕孩子得意忘形
—最怕被误解,以为是示弱的表现
—找不着有啥可称赞的 (真悲哀!)
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是先决条件,因此,大家一起来努力,对孩子作出有效的赞赏吧!请学习并练习有效地给予孩子真诚的赞赏,因为赞赏就像自信的维生素,不可或缺,但是必须用之有方,才能克尽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