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线教育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不论是传统的教育机构,还是BAT巨头的投向,线上和线下结合的O2O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把线上的思路运用到线下来做,线上线下资源进行互换,利用线上资源降低宣传成本,精确目标客户。之前《创业家》&i黑马采访了51talk无忧英语,近期i黑马采访了学尔森教育创始团队之一,学尔森网校创始人石艳清,把目光聚焦在职业培训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学尔森教育有一套自己的商业思维,O2O在其看来既是互联网思维也可以是新的教育体验。同时,学尔森教育近期刚刚完成了由中信资本投资过亿元的A轮融资,来进一步完善其在线教育策略。以下为学尔森网校创始人石艳清口述:
政策大环境引领,最终定位建造业培训市场
当年最初在创立学校的时候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处在整个职业教育刚刚开始的时段,2004年国家也是首次提出了“建造师”这样一个概念,也开始有了建造业的行业考试。所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了有力的政策的支持,很多施工单位在评审资质的时候就要求单位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建造师的执证人员,这样才能继而获取施工资质。这个相当于一个政府强制性的一个政策,而且是全国性的政策,所以也肯定会带动一些人才的需求。所以我们才看准了这个市场,就开始提前介入了。
2004年到2007年,我们还不叫学尔森教育,叫同济国际培训网,那时也是想借一点同济大学的名气,因为都在上海的杨浦区。后来我们认为要想进一步做大,就必须得有自己的品牌。如果一直借助同济的名气,用这种形式是很难做大的,也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品牌。于是我们在2008年时,开始进行意见的征询,在学校里面,让每个人都写一个名字,最后得票率最高的是“学尔森”。虽然考虑到一个全新品牌需要认知度,又要抛弃之前品牌的知名度,我们当年也纠结过,但觉得这是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用垂直化产品线服务广泛用户
我们学校的战略地位是成为一个最具竞争力的,受尊重的,职业培训机构。从战略上来讲我们是分三个层次的,最具竞争力是指我们任何一个专业都必须在行业里面排到数一数二的一个行业位置。我们首先会在建筑行业里面去选定一些项目,比如说建造师,造价师,监理,物业,这些一直以来都是在建筑行业里面存在的,我们学校里面的产品线是基于这个建筑领域的,不像其他领域和其他的一些培训机构是做横向的拓展,我们是关注纵深方面,就是建筑领域里面,从一个建筑单位,下到农民工,上到总裁,我们的课程设置都会涵盖。再比如说,有的培训机构也做K12,也做英语,而学尔森就是专注于建筑领域,今后也会拓展一些像消防工程师这样的项目,我们预测在今后会是一个相当大的一个项目,甚至和建筑师项目会旗鼓相当,这个项目是从去年开始启动的,公安局和消防局一起启动的,所以前景很好。
O2O是引流也是传统课堂的新体验
学尔森教育在职业培训领域里面算是互联网思维很浓的,第一个层面是广告层面,我们有专门行业的网站,比如说建造师考试网,消防工程师考试网,造价师考试网,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垂直的考试网站,提供咨询信息的同时,这样可以把行业人群聚焦。然后再引流到我们现在的课程中来。我们有官方网站,业务网站和行业网站。业务网站就是主要通过竞价的形式投放广告,精准的引流到我们的业务网站中来,业务网站的内容就是给学员介绍课程。但我们的报名主要不是在网上,主要跟我们的客户人群有关系,因为有些人可能对互联网支付不太熟悉,所以网站的作用主要以宣传为主,成交为辅,通过电话和在线咨询,然后转化到线下的门店进行报名。再加上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宣传是很难在一个网页上讲清楚的。
另一个结合就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结合。我们在2013年进行了一个战略性的调整,2004年至2007年,我们的网校一直只是做线下店的扶植,目的是突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突出我们的教学效果。在2007年,我们就承诺我们的学员,只要报名我们的学校,就可以免费上网络课堂,从实际效果看,也确实是提高了我们的竞争力。除此之外,我们的课程是分轮次的,一个学员从他报名到最后考试,可以上5轮或是6轮,有时间还可以到旁边的课堂上去听课,也算是教学上特色,和给学员的优惠。面授课程中也有包含网络课堂这个环节,帮助学院更好的复习。
我们在2014年一开始就开始全力发展线上教育,我们获得的中信资本的融资也是要把线上教育做大做好。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融合我们也会考虑的更多。我们会把线下的学校和学校里的教室作为一个复习点,一种学习中心的形式,让线上的学员如果复习不下去就可以到学校里去复习,也是线上引流到线下的一种形式。有些学员通过对线下实体学校的接触,原本只上网络课堂的学员,就会对线下课程感兴趣,甚至直接报名线下课程。这也算是做O2O的一种尝试。
我们还有一些学习中心,学尔森不做加盟,但我们会有学习中心的一些形式,通过网校来辐射没开校区的省份,在当地的一些我们制定的小型教育机构可以进行代销,在当地销售我们网络的课程,同时给当地的学员提供线下的学习体验。这种代销的体系目前来说已经发展到100多家了。我们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天津,重庆,广州都有校区,目前我们的校区在上海24家,北京13家,南京6家,杭州4家,重庆5家,广东1家,天津1家。以后每年都会再开4到5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