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5月16日,是个神奇的日子。一边,是聚美优品的造富神话;一边,是安博被纽交所启动摘牌程序,送到OTCBB。
值得说一句的是,在四年前,陈欧曾经参加过一个东方卫视的选秀节目,叫“我为创业狂”。当时,安博的CEO黄劲是他的创业导师,而陈欧高调的女友曾是安博市场部的员工。四年下来,陈欧从0干到市值38亿美元,而安博从市值10亿美元跌到了不足3000万美元,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巨大反差。
安博生死劫原因何在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安博的新闻像《纸牌屋》剧情一样跌宕起伏,历经推迟年报、私有化邀约、大股东诉讼、三大股东从董事会辞职等风波的安博教育,股价也从上市之初的10美元,跌至1美元以下。如今,位处TOCBB的安博教育,代码已经不再是AMBOW,而是AMBOY,价格腰斩为0.43美元。它的市值已经远远低于其净资产。
至今,终于算是演完了《纸牌屋》的第一季。在媒体对安博退市、复牌种种舆论的同时,有人重新复盘安博的历程,有人猜测安博未来的可能,甚至在某些微信群里,资本和新兴的CEO们也在欢谈臆想。如上所说,安博有自己的说法:“只要安博能够完成SEC规定的财报披露的义务,安博完全打算恢复其在国际认可的证券交易上市公司的地位。”
关于安博终将如何,一切需要看是否能够争取在最后的时间,完成财报。这个问题不需要很久就会有了结果,大家也无需猜测。我们不妨还是来看看,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劫。
安博的纷争表面上看是起于并购整合中产生的股东纠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股权结构过于分散,没有绝对大股东,也就是俗称的没有庄家。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没有庄家也许不要紧,可一旦遇上风浪就失去了决策的魄力和担当。而让这一切越演越烈的还有当事人的性格和处理方式。
安博版《纸牌屋》
要看懂目前安博这出戏的原委,必须了解这样一些人物关系。
第一个层次的人物,是原董事会的核心人物:一个是安博的黄劲总裁,一个是艾威的Mark, 还有一个是麦格里的Dan。这三个人是过去两年里所有故事的主角。
黄劲,16岁上大学,后来去伯克利读博士。毕业以后进的第一家公司很快上市,掘到了第一桶金,可以说是少年得志;
Mark,美国人。据接触过的人说,他完全是牛仔性格,跟小布什一样,一怒拔枪绝不含糊;
Dan也很有特点,酷爱运动,曾经在北京马拉松上拿过名次。他曾经投资过一家招聘类网站,因为战略不合,立刻拿下了中方CEO,自己亲自上阵挂帅。
这三个人物,都属于性格刚烈,特立独行的奇葩,心高气傲。一旦发生分歧,可以想象冲撞的力度会有多强。
第二个层次的人物,是安博的高管团队。在股东纷争之中,高管的作用本来不是决定性力量,但是因为中概股特殊的VIE结构,而安博高管中的解学军和薛建国在境内公司担任法人,这样的情况下,高管的作用就必须要考虑了。实际中,安博的高管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名臣:比如周宝根和古一思,都来自着名的500强企业思科;一类是重臣:比如薛建国和黄森磊,都是能操盘业务的业内高手;还有一类是近臣,比如黄钢和解学军。如此的高管结构,在这场股东纷争中,不管是自愿还是无奈,管理团队都会选择支持黄劲,这是黄劲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个层次的人物是因为安博不断风波而带来的新进入者。在安博官方最新的公告里提到了这样几个角色:第一个角色是Summit View,这是一家基金,创始人是武平。武平曾是展讯通信的创始人和CEO,是黄劲硅谷时代的朋友;第二个角色是中国国际教育公司,这家公司背景不详;第三个角色是霸菱亚洲。想必大家对它比较熟悉,就是这个霸菱亚洲,在2013年曾经发出过安博私有化要约,从而引发了股东辞职,董事辞职,审计辞职,开曼法庭判决托管等一系列故事。
在最新的公告中这样写道:“另外与重组相关安博向世界银行[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贷款的1700万美元被间接分配给中国教育投资控股有限公司[China Education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 ("CEIHL")]。 CEIHL、霸菱亚洲以及SummitView基金提供总额3100万美元新的贷款。CEIHL和公司同事签署了运营资金融资协议,最高可以获得500万 美元运营资金融资。”
这说明,这三家联合向安博贷款输血。其实,稍有资本常识的人都应该懂得,这时候输血借钱,背后更大的可能一定是一个债转股协议。换句话说,安博的股权结构要变了。
综合这些人与事,就不难看出安博在过去两年内所发生事件的大致脉络:三个大咖发生争执,股东说想想换掉CEO。结果跑去一看章程还换不了,没办法两个老外一怒之下辞职,辞职之后带着怒气接着到开曼法庭打官司。管理团队想劝架也没人听。折腾着的过程中,来了几个外人,七七八八的注资输血,把公司重组了。
安博未死
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安博退市的事情,把这个当成热点。看看几篇文章,大多是直接翻译,也或许是媒体对美国退市的流程并不是真的深入了解,也或许是选择性失明,至少没有在阐述的时候讲清楚整个过程。所以,很多的文字都浮在面上,那些跟风的评论更是打酱油的居多,并没有看到关键问题。
安博的这场生死劫难里,其实有这样几点需要总结或者继续关注。
第一:关于安博的处理。
安博的管理团队,并没有选择曾经被猜测的会恶意切断VIE结构,而是选择按游戏规则去打官司。这一方面是因为黄劲本人是美国公民,闹得太大美国要追诉她;另一方面,也的确从客观上维护了中概股的节操和底线。试想,如果在2013年安博切断了VIE,2014年这些到美国上市的公司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第二:关于安博的股权。
随着新的股东的进入,黄劲和艾威这些老股东都会被大幅稀释。在这场纷乱的股权之争没有赢家。而随后的小股东诉讼依然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第三:关于霸菱亚洲。
从局势上看,霸菱亚洲可能在下一阶段会扮演重要角色。霸菱亚洲可以说一直是对安博情有独钟,对于霸菱亚洲而言,安博教育不仅是一个投资案,更重要的是关乎荣誉与信誉。
第四:关于复牌流程。
按照SEC的流程,退市是可以申请上诉的。也就是说即使安博现在以AMBOY的身份出现在OTCBB市场上,即使股价腰斩,但只要安博在2个月内完成了审计,从理论上还依然可以复牌。即便是在OTCBB,达到要求也能重回主板。前几年,很多反向收购的案例就是走的这条路。
第五:关于安博未来。
面对未来,最重要的问题是:安博自己的意愿是什么?什么该是更合理的意愿?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坦率地讲,安博即使恢复交易,以现在的整体运营状况,要拉高股价绝非易事,需要多少时间不说,而且相当困难。那么如此而言,是否可以想象,更理性的想法或许远不如就此退市,把优质资产重新包装,拿到香港或者国内上市。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出路,毕竟旗下不是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