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研发一系列的‘温度计’,能检查出中小学校、培训机构是否存在‘抢跑’等问题。”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介绍,海淀区正在研究制定的“教学进度指导意见”等文件,就“超标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问题明确标准,便于中小学校、培训机构对标自查整改,也便于相关部门督导检查。
自教育部等四部门部署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各地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向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亮剑”,探索出很多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日前,在广州召开的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海淀区教委等负责人介绍了经验。
北京市海淀区把专项治理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据陆云泉介绍,该区成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区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涵盖了14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全部29个街镇,建立了会商和信息报送机制,确立了“全区统筹,依法治理,部门联动,分类推进,循序渐进,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
“将来,海淀区的学生和家长一扫二维码,就能实时查询培训机构办学资质等资料。”陆云泉表示,该区正在探索培训行业标准化建设等长效机制,对该区校外培训机构“全摸排、立整改;树规矩、严治理;提质量、优引导;控数量、强管理”。
海淀区把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视为取得治理实效的关键。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海淀区完善“三点半课堂”,向所有自愿参与的学生发放课后服务两小时的“大礼包”,让在校外培训机构上课的孩子回流到学校,切实做到减负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