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近十年来增速明显的1对1培训为例。这种最原始的教学模式,原本是不需要机构介入的,但我们看到的是各大品牌用工业化的方式,把这种模式做到了规模不经济的格局。行业内1对1模式能做到规模又经济的,都不是独立运营,大多是像新东方的VIP部,学而思旗下的智康,这种靠品牌溢出,内部招生来获得订单的非典型案例。
首先是因为1对1行业相对班课模式而言管理变量陡增,这导致运营漏洞百出,任何一个漏洞都有可能导致丢单,这就是为什么最早引入ERP、CRM进行工业化管理的学大获得了先机而抢先上市。
因为1对1行业除了销售作为第一引擎外,堵漏可以说是第二大引擎。这些堵漏都得靠人,边际成本几乎是刚性的,一旦扩张后现金流无法去覆盖高企的房租、装修、固定人员工资等不变成本,再加上人员招聘、选址等高度不可控因素,规模越大利润率越低几乎就成了铁律。
其次是错误的生产关系。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组织的存在意义在于可以平抑交易成本。
对于机构而言,想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溢价,最理想的组织关系是机构黏住学员,机构同时黏住教师。换句话说,教师和学生都离不开机构。而现实是,极少有机构会真正在教学教研上进行投入,机构的存在意义只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去赚取差价(俗称中介),或用重资产方式(店面规模化)去做信任背书,那么,这些价值在销售行为完成后就基本消失了。
由于教师可以完成生产的全过程,结果就变成了教师黏住学员,平衡被彻底打破。此时机构有3种选择:
1、不得不用更大的黏着力去黏住教师;
2、降低教师的重要性从而降低黏着成本;
3、加强对机构对学员的粘性。
第一种选择,无外乎用涨薪、绩效激励、合同约定、企业文化去绑定教师,但这几种方法的空间实在捉襟见肘,试过的都知道是什么结果。
第二种,降低教师的重要性从而降低黏着成本。校长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教学标准化”。特别是中小学1对1的创业者们,一提起被老师们各种涨工资的要挟就恨得牙痒。
也难怪校长们没辙。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单独配对,教师脱离组织的种子,还没等你亲手种下,基因就已确定。原本指着通过续费来获得点边际利润的经营者们,就像辛苦把孩子拉扯大后指着养儿防老的爹娘们,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有个1对1规模做到快1个亿的同行用一句糙话比喻自己,这两年,他就像屎壳郎碰到窜稀的,楞刨不到食:只有理财收益,没有运营利润。
校长们羡慕学而思,因为学而思的确淌出了一条标准化的路。学而思,把老师定义为演员,剧本给你们写好,照着演就行。这个模式就先进许多了。但是校长们说,这个学不来啊,创始人的基因我没有,时间长尾我也没有,更可怕的是,人家还砸钱做教研布局互联网,而我每天还在琢磨办公室里用什么牌子的桶装水,A4纸是单面打印还是双面打印。
其实,学不来的真正原因是这个:教学标准化,只适合教学内容少,相对容易被框定的产品。例如标准化考试(托福、雅思、公务员、研究生入学、司法考试等),被切片的短期班课产品(学XX),或者是低幼人群的英语产品等。中小学1对1的从业者,你的行业本质并不是提供产品,而是服务终身化,想做标准化,就是在死路上狂奔。内容变量之巨,看看现在各种题库网就明白了。
第三种方法,加强学员的粘着力,制造客户的高迁移成本。
曾经有一个机构就在这方面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以社区化的方式急速布点,离家近使得学员家长的忠诚度异常的高,补课本来就苦,谁也不愿意舍近求远。
但是这种忠诚度是被动忠诚度,是一种强制绑定关系,强制绑定必然是高成本的。例如高教师招聘和培训成本,高房租成本(底商,禁不起房东坐地涨价),伴随这种强制绑定的还有隐性的高市场成本,即家长和学员的怨怒,高忠诚度未必是高满意度,虽然他们未必以退费来表达不满。
我们经常看到,贴近社区的培训机构,一旦旁边再开一家机构,就如同社区商超一样,两家日子都不好过,原因很简单,产品都是同质的。
不仅是教育行业,任何高强制绑定的商业模型,往往伴随着隐性的低抗风险能力,这种商业模型寿命往往不会太长,虽然在初期一定会见奇效。
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有不同的适用条件。一个教育机构能持续发展下去,要么建立一种模式保证老师不会轻易流失,要么建立一种模式降低教师的重要性,也就是教师流失了也不会影响机构的运营,如何建立适合自身的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同一经营模式的目标和手段也各有差异,其实,不管采用什么模式,只要合适自己的发展需要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