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亚力)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14门学科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各学科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新课程方案和标准的修改,与高考改革相衔接。业内专家认为,课外辅导机构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也会随之改变。
与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新的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各学科凝练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增加的“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的目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为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比如,在化学学科的学业要求中规定,学生能说明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谈论(如酸雨、食品安全等)。
新课标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着作。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目前,国家正处于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与新高考之间进行了衔接。教育部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表示,对人才培养而言,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基本依据,考试招生是重要导向,要把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有效联动,形成合力。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教考关系方面,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在考试命题方面,各学科细化了评价目标,加强了对学科素养的测评指导。在课程实施方面,吸收了高考综合改革先行试点省份的经验,加强了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选课走班教学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指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教学管理要求,条件保障措施等。
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落地,对于课外辅导机构有什么影响,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马学雷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的变化,会引导课外辅导机构也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