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规范青少年培训辅导机构的建议”。市人大代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介绍,目前,青岛市中小学课外辅导、艺术培训、外语教育培训、科技教育培训等,较大程度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体提升个人素质、增进知识的迫切需求,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但同时,教育培训市场面临良莠不齐的突出问题。
一些机构或个人未经教育部门审批,擅自举办教育培训机构,严重扰乱了办学秩序。这类无证培训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未取得任何资质证照属于无证无照的;
二是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但并未取得办学许可属于有照无证的。这些无证培训机构大多办学场地、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师资水平等达不到规定要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刘佳音建议,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成立由教育、文广局、公安、工商、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管理机构,开展清理整顿无证教育机构的工作,定期召开“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管理联合办公会议”,研究解决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管理相关问题,统筹协调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的规划、审批与管理。依据教育、工商、文广、卫生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科学引导这些教育机构规范办学。
建议“疏堵结合”治理教育培训市场的混乱状况,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的准入标准。对一些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存在安全隐患的托管机构实行综合治理。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执法,彻查已有培训机构,对无证无照、无资质办学和超范围培训的培训机构要进行坚决取缔,规范一批,整治一批,取缔一批,使校外教育培训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还要提高准入门槛。刘佳音建议在审批办学资质时,对师资的配备应该严格审查,对师资的培训列入年审范围。有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校外教育培训领域,通过资金、政策扶持,提高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质量,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同时,积极发挥社区教育体系的作用,建立健全青少年教育社会化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拓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充分整合社区内物质、人力、文化等资源,使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形成正向合力,依托社区办好社区青少年的校外辅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