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的热潮,带来的是同质化严重、并未优化教学关系的产品风行。面对在线教育不断介入K12(从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的现实,如果没有“混合式学习”的整体视野,没有基础性的研究,在教育转型的关口,中国的基础教育将因为市场嗜血的一面,丧失掉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尴尬的在线教育
在舆论界,对中国基础教育有着两极的评价,一种观念是:成就斐然!典型的例证如支撑了国家的发展,上海PISA测试全球两次连续第一,甚至能输出教师培训、学生教辅到欧美国家;另外一种观念则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已成为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的瓶颈,诸如“大学生加工厂”、超级中学、县中模式给中国教育带来持续阵痛,如不改革,产业升级等将无从谈起。
其实,对K12领域的悖论认识,早在10余前年由国务院转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即已定过调子,“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的进展,教育界已经普遍意识到,知识的学习不是机械输入的过程,而是与个人经验发生碰撞,在建构的过程中得到内化。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培养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社会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学习是在文化、社区以及经验的环境中发生的。显然,“多、快、好、省”地学习知识,并不意味着高效的、有深度的学习。要解释一般意义的学习,“必须考虑人们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如果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信心等问题搁置起来,剩下的只有效率、效果,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与教育改革转型大背景相伴的,正是在线教育的热潮。然而可惜的是,“大家都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却对我们即将进入什么季节不感兴趣。”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当下在线教育的状态再合适不过了。在线教育在这一两年保持着走高的势头,当然争论也持续不休,有人说,在线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有人却说,严冬就要降临。但其实,当我们用季节的隐喻形容在线教育时,我们考虑的不过是“眼球”的集聚、市场的扩张、资本的运营,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时不我待”的占坑焦虑迫使业界只能考虑天气——因为是天气决定了明天的生存与毁灭——却忽视了我们正站在换季的关口,原有的教育工作机制、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管理与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变革。
十余年课程改革个性化、生活化和课堂民主的导向,为信息技术进入K12领域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但教育领域脱胎换骨的变化,并没有因为炫酷的技术、层出不穷的产品出现而产生。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距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相去甚远,而不少在线教育产品,只是针对学校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在所谓“效率”方面做足工夫;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少在线教育产品却在把学生固化在知识本位的轨道;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不少在线教育产品却在行为主义的老路上狂奔;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而不少在线教育产品却仍在强化权威教材版本,以标准化之名为僵化的教学推波助澜;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现在有的在线作业平台,甚至都要搞学生作业的全省、全国大排名。
这种概括或许对一些有着教育理想追求的公司并不公平,但环顾翻雨覆云的资本市场,种种创业、关张、并购、重组的浪潮背后,并没有带来丰富的产品线、丰富的教育体验,反而是同质化的在线教育产品越来越多。这些产品在落地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尴尬,教育市场有其特殊性,学校教育行为的发生是有组织的,不通过组织渠道,产品无法落地,即便是为了政绩,也没有哪个教育行政部门敢去推荐不能体现改革理念的产品。于是,在线教育就陷于了这样的尴尬,都认为这里是蕴含着巨大潜力的蓝海,却少有弄潮儿能改变传统的游姿,找到让人眼睛一亮的变革支点。即便火爆如慕课,无非是视频版的课程资源加互动与过程测评,再好的课程资源都需要教学活动的设计,质量精良的资源作用不可夸大,互动的有效性尚待解决,过程测评针对主动的学习者更为有效。说起来,慕课固然在推进教育改革、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能起到有益作用,但将其作为辅助工具,与线下实体课堂面授讨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实更具生命力,也更需要基于教育本质(而不是基于社会学意义)的研究;也只有这种研究,才能推动教育领域的保守力量完成观念更新,为在线教育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线教育究竟可以做什么
在线教育是并列而非偏正结构,它是典型的O2O,也是典型的“互联网+”。要想在基础教育领域真正挥作用,在线教育必须回到现实,直面K12的“痛点”、找准“触点”——痛点并不少,即使在PISA测试中连续两次夺得全球第一的上海,学生付出的学习时间仍然是全球最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亦有欠缺;所谓触点,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中需要并且能够发挥技术作用的地方,找到触点,才能将技术与教育连接起来。
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将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发掘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聆听他们飞速成长过程中如春笋般拔节的声音;需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引发学生丰富的学习行为发生,而不是只停留在听、练、做作业;需要通过基于表现性评价的方法,形成多样化的学生成长记录,全面而科学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些理念,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有了实现的机会。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将比我们预想更快地实现,到那个时刻,课堂已经无所谓“翻转”,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两种学习形式中,各种学习要素需要进行有机融合,并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厘清不同的知识类型,进而协调各个要素,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实现课程教学的优化实施。尤其是在教学活动方面,需要关联生活场景,引入实践环节,改变将课程内容当成必须全盘接受的“知识”的现状,而是当成激活问题的支点,以课程的学习来引发问题,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和线下体验实践诸环节结合的在线教育是没有出路的。美国可汗学院的课程,已经由在家学习资源转型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基于视频创设学习活动,其职能已经由一个授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支持者、管理者、评价者。未来的教师,在混合式情境下引导学生行为发生,需要重构教学模式,重塑师生关系,重整教学结构,重组教学环境,这是时代使然,是真正的因材施教,精耕细作。
在线教育,应该要让这些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现起来更简单、更方便、更便宜,一个优秀的在线教育产品,不是某一个孤立点上的成功,而是把握住了“混合式学习”整体视野下的某一个环节,如“混合式学习”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学习对象、学习内容;课程教学的实施目标、实施过程、实施结果;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制约学习的各种因素。优秀的在线教育产品应该能够帮助教师去综合考虑知识的多样性,考虑不同的知识类型在学习者那里是如何被接收与建构;需要对技术催生出的新工具、新教学环境、新教师角色进行规划,也需要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进行规划。优秀的在线教育产品,还必须能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以一线需求为中心,以服务支持为基础,所谓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即以人为本,体现教育创新前沿;所谓以一线需求为中心,产品的开发必须源于教育实际场景,针对问题,有切实的改进措施而不是迎合;以服务支持为基础,产品必须具备有效输出的综合解决方案,例如平台、资源服务、培训、专业支持团队等完备的衍生体系、保障体系。在线的特点并非低成本、大规模、碎片化时间利用,那些与教育本质相关的,泛在化的学习、个性化的学习、连接主义、基于课程统整基础上的综合服务,不能贴标签,需要经历的是扎实、实证的基础性研究,在线教育才能够真正发挥起作用。
在线教育的机制创新有赖全社会参与
当然,业界会有不同声音,似乎研究只是教育界的责任,不是企业的责任,企业研发产品,未必都能去做全面的设计,针对一个点做好教学辅助已不易。但既然是教育企业,研发的是教育产品,就要考虑到教育产品超越于一般产品的特殊属性,产品必须要能计算其“价值”,即可交易、可估价、可招标,能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其生产、流通。然而教育的复杂之处在于,其“价值”往往是无形的,两本不同的教辅,印刷成本都一样,谁有能力判断其价值?两个截然不同的在线平台,一个有着优异的课程资源,一个有着系统的活动设计与专业支持,前者的“价值”看得很清楚,后者却无法描述,到底哪个更有“价值”?解决这个问题,让资本明白什么是无形的价值,依然需要的是研究及推广,即使是在线作业这样简单的、单一的产品,研究的内涵也非常丰富:什么是有效的作业?作业数量与难度怎样把握?纸笔测验、机器测验之外还能有什么作业?什么是体验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学生的作业表现怎样分级,对教学的意义是什么?作业能否帮助学生引发更为丰富的学习行为?面对在线教育不断介入K12的现实,如果没有基础性的研究,在换季的关口,中国的基础教育将因为市场嗜血的一面,丧失掉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中国基础教育急需变革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走创新发展之路,需要将现代新思维、新技术、新课程、新模式、新机制等引入教育领域,建构发展新格局。海外教育的经验表明,政府投入、公益投入、市场投资共同筑起了教育的基石,符合教育规律的研究、开放的办学观念需要进行舆论倡导和专业启蒙。以在线教育为代表的“互联网+”,改造的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教育治理的能力,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师生、家长的多方参与,正是教育新格局最好的实验田地,这不仅是一次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更是一次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将为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提供新的发展契机。此时,我们的在线教育企业,将要选择站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