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做教育产业投资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在总结和思考,到底哪类机构最值得投资,它们身上的共性到底有哪些。在观察和研究了众多业内优秀的教育机构之后,我总结了以下一些要点与大家分享。
-
满足特定人群的刚需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一定是满足了一个特定人群的刚性需求。有刚需,就会有人去买单。比如体育爱好者会为运动装备买单,社交爱好者会为奢侈品买单,OFO满足了人们短距离出行的刚需,微信则满足了人们在线交流的刚需。满足刚需的人群越大,产品的生命力越旺盛。在教育行业同样如此,新东方是伴随着出国留学的刚需应运而生的,好未来则顺应了(或创造了)奥数学习的刚需,这部分人口基数巨大且持久的刚需市场奠定了这两个上市公司强大的用户基础。所以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一定是解决了某类人群的需求或痛点,而这类人群的基数越大就说明这个赛道越好。所以如果一个教育机构切入的点太小,用户基数不够,或者需求不够刚性,那遇到的挑战就比较大了。
-
满足客户需求的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变革可能会催生新的特定人群,或者原有用户群体有了新的需求,为满足这些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存量市场的迭代和消费升级。比如新一代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需求更加个性化,对教育品质要求更高,更能够接受新兴的技术,也更具有付费意愿和能力,所以满足这部分新需求的产品就应运而生,比如优质的在线教育内容、外教一对一服务、STEAM等素质类教育、国际教育、特色游学研学等,均属于此类。
-
高频或者高价
使用频率高的互联网产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QQ和微信,再比如滴滴打车这样的出行服务产品,或是今日头条这样的个性化新闻软件。教育类产品很难达到这样高的频次,但也有一些相对的高频产品,比如一起作业这样的满足作业环节的产品,天天都可以使用;还比如像VIPKID对某些特定人群来说也可以相对高频次消费(每天都可以在线约课),而后者同时还属于客单价也高的品类,双高类产品是最好的生意。
-
格局未定市场中的潜在垄断者
投资永远不要进入一个有明显老大的市场,比如共享单车已经有了OFO和摩拜其他品牌纯属于凑热闹,少儿在线一对一英语这个市场有了VIPKID一骑绝尘,其他各类品牌也很难再超越。所以要投资的话不要投这种显性市场。在还没有绝对行业龙头的领域,机会还是广泛存在的,尤其是有潜在垄断能力的机构值得重金投入。比如STEAM教育属于风头正劲的细分领域,但市场还没有绝对的领军人物,所以我的拼图资本投资了乐智机器人这一潜力股,他们在产品、平台和资源上的优势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带头企业。
-
具有网络效应和高转移成本
网络效应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核心,让业务像一个雪球一样良性循环,越滚越大,业务呈现指数型增长。滴滴打车是这样典型的案例,用户和司机的数量在平台上互相促进,不断增长。淘宝也是同样的网络效应。而这种网络效应一旦建立,用户的转换成本就非常高。所以好的教育产品除了通过渠道迅速占领市场之外,最好还能够建立起某种社交属性,让用户彼此连接,形成更好的黏性,这种产品一旦建立市场领先地位就很难被撼动了。